张艺谋陈凯歌友情出演(张艺谋 陈凯歌)

刚刚过去的国庆电影市场,《坚如磐石》与《志愿军》上演“交锋”。海报上张艺谋和陈凯歌的名字,让人一时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如果没有提醒,很难意识到其中一个73岁,另一个71岁,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七岁”。

张艺谋陈凯歌友情出演(张艺谋 陈凯歌)

从1978年一起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到1984年合作第一部电影,再到今年国庆假期的相遇,45年来,张艺谋和陈凯歌被称为“双星”。他们总是被比较,不断被猜测。

如今,他们这一代的许多第五代导演早已淡出电影界,但他们两人却一直活跃在电影市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创作动机仍然与巅峰时期一样。

回顾这场PK,《坚如磐石》是张艺谋首部挑战犯罪悬疑片,累计票房突破10亿元,成为他第三部票房突破10亿元的作品; 《志愿军》是陈凯歌“一生中最雄心勃勃的作品”,口碑较好,评分为7.1。

张艺谋总称自己是工匠,陈凯歌则说自己有一颗年轻的心。即使荣誉和争议围绕着他们,他们仍继续前进。远古少年,已经回归本色。

关于电影和追求,两人之间也许有很多故事可以讲。

交叉路径

张艺谋出生于西安,家庭出身贫寒。初中毕业后,他在陕西省干县农村工作了三年,后来在陕西省咸阳市棉纺第八厂当了工人。

这些经历让他体会到了农民和工人的艰辛。也是在这个时期,他爱上了摄影。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张艺谋终于迎来了命运的转机。这位28岁的超龄考生“破格”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人生进入了下一个阶段。

陈凯歌进入北电更像是一次降级。 25岁的他原本想成为一名作家,怀着雄心壮志报考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然而他失败了,只能“继承父业”。陈凯歌出身于电影世家。其父亲陈怀爱是著名导演。他最擅长导演歌剧电影。其执导的《杨家闺女》荣获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电影奖。

相比之下,陈凯歌的少年时代就顺利得多。他不用担心吃穿。他最大的爱好是读诗。因此,“青春精神”成为陈凯歌一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下乡插队后,两人都考上了北电,成为了同班同学。然而,从性格上来说,张艺谋和陈凯歌却截然不同。在加入北电之前,张艺谋从未接触过电影。在这群同学眼里,他的身上写满了“土”字。但这种看法只会鼓励张艺谋更加努力。为了上进,买不起书,他抄了二十万字。如果说陈凯歌是靠着从小受到的影响建立了诗人般的导演风格,那么张艺谋则通过默默的学习和实践找到了一条用技术呈现艺术的电影之路。

他们毕业后的分配也反映了他们的出身:陈凯歌留在北京,加入了一家儿童电影制片厂,而张艺谋则分配到了新成立的广西电影制片厂。在遥远的广西,张艺谋有幸遇到了伯乐,伯乐对他很欣赏。 1983年,张艺谋因在电影《一和八》中担任摄影师而获得电影界的关注。这部影片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被誉为“第五代”电影人的开山之作。

陈凯歌和张艺谋拍摄《黄土地》时。

次年,《黄土地》让张艺谋和陈凯歌首次合作,也扭转了他们命运的齿轮。

柯兰的小说《深谷回响》将改编成电影《黄土地》,由广西电影制片厂监制发行。张艺谋很早就被任命为这部电影的摄影师。在张艺谋、何群的大力推荐下,陈凯歌成为了该片的导演。

《黄土地》的发行具有开创性。有影评人甚至称其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伟大的中国电影”。从此,两个年轻人真正站在了中国电影界的舞台上。

在山顶相遇

由于创作上的分歧,两人在合作第二部电影《游行》后分道扬镳。

某种程度上,陈凯歌和张艺谋在电影界也有相似的道路,比如都想成为演员。经陈凯歌推荐,张艺谋主演《老井》,获得金鸡奖、百花奖最佳男主角、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陈凯歌在贝托鲁奇执导的《末代皇帝》中客串,据说得到了国际知名导演的赏识。

导演是“领头羊”,不仅需要有非凡的才华和自我表达能力,还需要了解电影创作过程中的每一类作品。也就是说,无论是摄影师还是演员,都为张艺谋和陈凯歌的导演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时,好运眷顾了张艺谋。作为导演,他先后推出了《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四部代表作。

《红高粱》荣获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使张艺谋在国际影坛一鸣惊人。

在中国,这部电影引起的热潮不容小觑。据说,当时几毛钱的电影票最高卖到10元。 1988年春节过后,原作者莫言深夜走在北京街头,仍能听到有人在唱主题曲《姐姐,大胆前行》,“这部电影确实很棒”。

《菊豆》和《大红灯笼高高挂》均获得奥斯卡提名,后者还荣获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1994年,张艺谋凭借《活着》获得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奖,实现“大满贯”成就。这至今仍是中国唯一的荣誉。它超越个人,代表着中国电影人的至高荣耀。

相比之下,陈凯歌虽然没有张艺谋那么“多产”,但《孩子王》和《霸王别姬》却足以在历史上留下印记。

《孩子王》被认为是陈凯歌最具艺术才华的作品,虽然在戛纳被忽视,没有获奖。但正是这部电影,让汤臣倍健的老板娘徐凤看中了陈凯歌的能力,说服他拍摄《霸王别姬》。

与《活着》同年出品的《霸王别姬》最终帮助《三进军》的陈凯歌夺得了戛纳金棕榈,圆了心愿,让张晨在巅峰相遇电影业。

《霸王别姬》有多经典?有影迷称之为导演的“绝唱”。很多人觉得陈凯歌毕生的灵气和艺术功力都倾注到了这部剧中,导致他在后续作品中无法取得突破。

在他们职业生涯的现阶段,他们都取得了“过关成就”,无愧于被认定为第五代导演。虽然这或许不是电影艺术最好的时代,但对于张艺谋和陈凯歌来说,这一定是他们创作状态最好、最纯粹的时代。

餐饮和返回

进入新世纪,一切都开始发生变化。

当时,内地经济快速发展,观众渴望看到更多国产大片。电影市场实行院线制,改革制作、发行、放映。

第五代导演每个人都在应对市场和时代的变化。两位导演涉足商业电影,但成功程度参差不齐。张艺谋的《英雄》和陈凯歌的《无极》都褒贬不一。虽然《英雄》如今的票房相当于100亿,但在当时却是彻底被喷了。有人认为它外表华丽,但内心却极其空虚。他们甚至感叹:“张艺谋已经耗尽了他的才华”。

《无极》投资2亿元,口碑全线崩塌。很多年轻朋友认识陈凯歌,都是因为短片《馒头杀人案》掀起的全国恶搞热潮。陈凯歌差点跟短片制作人胡歌告上法庭,但最终事情还是和解了。相比之下,张艺谋的思想就很开放。当记者问老谋子:“如果你的电影在网上被模仿,会有什么反应?”张艺谋说:我不介意,我会和人民一起享受。

张艺谋被骂,但背后还有希望;对于陈凯歌的评价,或许连希望都已经落空了。有人说,陈凯歌用一生证明《霸王别姬》不是他拍的。

事实上,张艺谋的创业之路并不顺利。这从系列电影的豆瓣评分就可以看出:——《金甲军》评分5.9,《三枪》评分4.8。这些电影延续了张艺谋对色彩和形式的痴迷,但被认为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了故事本身。

张艺谋也坦言,自从开始拍《英雄》以来,他就一直参与票房,而这种参与是他必须面对的,“我们要两条腿走路,除了有感情,我们也需要有优质的商业片来占据这个位置。”陈凯歌这边,又是一层尴尬。陈凯歌热爱历史、哲学等宏大题材。当他做自己的时候,他的电影常常令人着迷。一旦他开始迎合观众,评论立马崩塌。这一点在《赵氏孤儿》《道人下山》《妖猫传》中都有直观的体现。

当时,两人除了拍摄商业大片外,还尝试进军好莱坞。无论是陈凯歌导演的《轻轻杀掉我》还是张艺谋导演的《长城》,他们的口碑都不好。虽然被称为“国民大师”,但张艺谋仍然有太多的事情是他无法掌控的。拍摄《长城》时,他不习惯好莱坞大片制片人主导的体制,遭受了太多的创作限制。

他说,回报就是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我选择回归自我,拍摄了《影子》和《一秒》。 《影》也被认为让张艺谋在商业与艺术之间找到了平衡。

《妖猫传》之后,陈凯歌一头扎进了硬核题材的怀抱。四年来,拍摄了《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志愿军》三部曲。

当第五代导演逐渐退休的时候,为什么他们两个仍然坚守在第一线?或许读一读陈凯歌1985年写的《秦人——缅怀张艺谋》就能找到答案:“西望长安,绣花成堆,张艺谋是从那里走出来的年轻人。不是因为他的名字,而是因为他做出了为自己的艺术做出贡献的真正决定。制定计划,而不是稻草。”无论是制作历史题材,还是所谓关心人的命运;无论他们拍文艺片还是所谓商业片,他们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有一种使命感,这也是他们创作的动力。

老男孩

进入新世纪第三个十年,题材越来越“大”的陈凯歌也在发生变化。

十几年被嘲笑的陈凯歌已经这样安慰自己:“人生最后一件事就是太多的纠缠。如果我特别脆弱,或者受到太多负面影响,我就不会现在了。”很高兴。拍电影。”

也许有人称他为“大师”,但陈凯歌承认,自己永远不会和他有任何关系。 “师父功成名就,名声大噪,但我还有一颗童子心。”在他早期的自传中,他称自己为“青年凯歌”。他本人似乎永远停留在“少年时代”,或者说“青春”就是陈凯歌的本性。在他看来,年轻意味着初心和活力。陈凯歌以往的经典作品大多都具有“浪漫质感”,或者可以称之为“诗意”。仔细观察新作品,画风也发生了变化。有网友表示,《志愿军》不像陈凯歌的作品,因为太现实,不够“浪漫”。

自从《影》之后,张艺谋的语气变得更加低调内敛,不再张扬。他尝试各种类型,有着“为所欲为,不违反规则”的态度。总结他近期的作品《悬崖之上》、《狙击手》、《河红》、《坚如磐石》,突出的特点是:简洁、直白、高效。

之前在谈论《十三邀》中的张艺谋时,我能感觉到许知远有些失望。张艺谋似乎并没有表现出超越时代的“国师”精神。他就像一个诚实的工人:时代给我什么,我就接受什么;我会愉快地接受一切,然后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他想象着,如果自己考上了畜牧系,很可能就是今天内蒙古的一名兽医,一名勤奋踏实的兽医。张艺谋不再追求大片,也不想“让自己看起来像个博物馆”。看来每一部电影都一定让人印象深刻。他很尊重黑泽明导演在80岁时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时所说的话:“我今天仍在学习拍电影。”这也是他内心的认识。张艺谋说:“我们很幸运,在我们这个年纪,还有人看我们的作品。我们的作品被大家骂、被夸、被讨论,说明人们还有兴趣去读,这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

这个世界也充满了像电影一样的戏剧。曾经遭遇差评的《英雄》豆瓣评分为7.6,《荆轲刺秦王》评分为8.2。很多人表示应该“重新认识”自己的电影。

接下来,张艺谋将推出新的法律题材作品《二十条》;完成《志愿军》三部曲后,陈凯歌可能会聚焦柴可夫斯基的传记故事,开启一部新电影《绝唱》。

不管怎样,我还是希望他们能继续拍下去。毕竟,需要承认的是,世界上能几十年保持顶级水平、有能力和愿望继续拍戏的导演屈指可数。

作为古老的“年轻人”,他们与中国电影一起不断前行。 (作者刘昌新、张思毅、魏伯阳)

中餐厅第7期(中餐厅第七期)
上一篇 2023-12-09 12:04:14
香港知名经典影视香港知名经典影视作品
下一篇 2023-12-09 12:38: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