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颠覆经典影视现象时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颠覆经典影视现象时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关于翟天临事件的时评类作文800字左右?
2019年2月8日,翟天临因在直播中回答网友提问时,不知知网为何物,其博士学位真实性受到质疑。随后,其人微博留言称“只是开玩笑”。翟天临工作室则表示,其论文由校方统一上传,预计将于2019上半年公开。2019年2月8日,四川大学学术诚信与科学探索网将翟天临列入“学术不端案例”公示栏[1];2月11日,北京电影学院成立调查组并按照相关程序启动调查[2];2月11日晚,北大光华学院发声明将根据其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调查结论做出处理。 [3][4] 2月14日,翟天临通过个人微博发表致歉信。[5]2月15日,教育部回应“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事件”称,教育部对此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要求有关方面迅速进行核查。[6] 2月16日下午,北京大学发布关于招募翟天临为博士后的调查说明:确认翟天临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同意翟天临退站,责成光华管理学院作出深刻检查。[7]
胡锡进批《江湖儿女》负能量,贾樟柯回应:真话是最大的正能量,你怎么看?
有趣的口舌官司。胡直截了当,贾有逻辑的文艺范儿,都代表了各自的三观。
不知胡前辈的一席批评,又使多少人走进了影院?从言语分析,他应该看了不少贾导的片子。这就够了,电影拍出来,有人看,还要多说两句,证明不是死水微澜。谁能保证拍出的片子没人差评?
胡前辈后来称 ,他把最初的批评微博给删了,并且“全接受”了贾科长的“专业批评”。这态度够坦诚,看了电影点评几句,觉得不妥删博,足见对贾氏影片的尊重,也不排除胡前辈大约觉得自己草率了。
贾导的回文其实比影片还好,条理清楚,意思表达明确,有一说一,绝不后退半步。
《江湖儿女》,一部两小时容量的文艺片能引发论战,能引发再剪辑新闻,林林总总,看来创造贾氏票房纪录没问题。文艺片又能拿什么来推广呢?
个人最初感觉,片子有点平淡。停了两天,再回想,贾导能在大屏幕上一点点回溯近20年的社会变化历程,慢点、淡点又有什么不好?我们发展得日新月异,都来不及扭头一顾,能有人帮着回望来时路,不容易。
胡总和贾导之争的焦点在于:真实、真话所产生的正、负能量问题。
贾导的作品大都探索人性的复杂和丑陋,《江湖儿女》更是直击人性的弱点,观后压抑,心里“堵”的慌。
影片说的江湖其实就是大千世界,“儿女”就是芸芸众生,而丑陋的人性存在于每个人之中。
人,怎么能这样?怎么会这样?
俺这次倾向于胡总的观点。
人性中从来不缺乏正能量,缺乏的是正确、正面的引导。
也就是思想和意义。
当然,非要在一部作品中找出“中心思想”来,有些幼稚,但正如万物生长靠太阳,这个社会确实需要积极向上的东西。
我们需要真实,但这真实如何表现?
都知道孔雀开屏美,艺术家是否应该引导大家:到后面去看,那光秃秃的屁股美在哪?
不评论两人的其他背景,单论双方的观点。
首先老胡是想看一个诸如宝莱坞三傻/摔跤吧爸爸的电影,他强调的是电影的戏剧性,就是说在最终有一个圆满的结局,最好还是特别正能量的能鼓舞人前进的。
当然,他也承认了老贾的写实方面的能力,但是由于看完堵得慌,形容是一个臭豆腐过分贬低了老贾的电影。
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的人看电影图一乐,有的人看电影喜欢看写实的揭露现实的,但是这无非是各人的喜好,喜欢图乐的不能嘲笑喜欢看写实的人装逼/缺乏生活乐趣,喜欢看写实的不能嘲笑图乐的人没有思想等等,正如老胡不应该嘲笑老贾的电影一样,尤其是他作为一个自媒体发表这样的言论实有不妥,也许是后面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也是删掉了该言论,但为时已晚网友截图已保留。
而老贾的回复也是逻辑满满不卑不亢的,并说真实是最大的正能量。
站在个人角度,我是喜欢老贾的,因为真实真的太重要了,纵观现在的影视作品很多都脱离人们的实际生活,而有些反应现实的电影却被称为传播负能量。
老贾的电影看了是让人回味的,正如电影里斌哥说的:慢慢品吧。相对于爆米花电影,它可能不能带给你观影的刺激,但是却值得回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颠覆经典影视现象时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颠覆经典影视现象时评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