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2023中国网络视听精品创作高峰论坛“网络视听青年文艺”论坛在青岛举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任道源为论坛活动致开幕词并提出创作路径指南——要把握“深耕、深耕、深耕”三个原则挖掘塑造中国故事、延续历史文脉时的深度”。深入”,在塑造时代风范、书写当代篇章时抓住灵活、新鲜、生命的“三生”,探索尝试新事物、创新创新、着眼未来、守诚信的“三新”和创新。
“网络视听青年文艺”论坛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主办,腾讯视频承办。以“把握青春脉搏,扬帆文艺新征程”为主题,旨在寻找时代共鸣,积极洞察公众精神文化需求。分享和讨论优质文艺节目创作趋势等重要问题。
腾讯网络视频节目内容制作部副总经理邱悦认为,综艺节目有四个特点:一是真实性。与电视剧、电影相比,综艺节目最贴近现实生活,也最及时。他们可以说是时代的记录者。 “在这个层面上,它是不可替代的。年轻人的一部分记忆其实是由这一代的领先综艺塑造的。目前,观众对综艺真实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成为了节目的一个底线。”线。”秋月说道。
第二个方面是美观。一个好的节目必须引领审美。第三是主题。邱悦表示,某种程度上,综艺节目是年轻人设定议程的渠道之一,他们的话题讨论甚至成为了社交货币。围绕综艺诞生的话题,给年轻人提供了很多讨论的素材。
最后一个是情感价值。邱悦认为,真正好的节目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提供极致的情感价值,尤其是在目前大家注意力极度分散的情况下。 “某一方面的情感特别清晰、极端,这是未来节目的突破点。”
《金银岛季节无尽的声音》
通过音频合成展现海峡两岸同源
《无尽的声音》总编剧刘杰表示,《无尽的声音》的重点在于两个“评论”。
一是青春回顾。刘杰说:“我们把看过的剧、看过的人、感动过的事、好奇过的事都放到节目里,用相似、相同、有联系的方式来表达。”海峡两岸观众的文化记忆和温情瞬间唤起观众的情感联想,比如我们有同样美味的小吃臭豆腐、牛肉面,我们会把街道命名为同样的桂林路和四川路,我们也会在市场上闻到同样的烟花味。”
第二,文化审视。 “我们以时代为线索,以历史为脉络,展现台湾音乐文化的传承。我们的节目探讨不同时代的政治、文学、经济等社会现象。金银岛季不仅可以让你看到音乐表演,还有纪录片的人文,以及文化节目的历史视角。”
《燃烧青春》
一个好的节目应该达到“价值认可”
《青春烈火》制片人张伟认为,好的节目除了要保证故事讲述的真实性和节目制作态度的真诚之外,还应该实现“价值认可”。 “以前我们制作这类节目时,往往会强调当事人做过什么、有什么成就,成就的高低是选择他作为故事主角的重要标准。在《青春烈火》中》,我们新增了一个维度——强调价值认可。我们更关注我们为什么做我们所做的事情,而不是我们做的怎么样。换句话说,我们更关注我们所做的选择背后的价值观。故事的主角。”
《务农吧,男孩》
价值生产的真实性和内心判断
如何在综艺节目中讲述一个令人回味的故事并传递积极的情感价值? 《男孩》和《童话》的创作者王正宇看重制作的真实性和“一个创作者内心的判断”。在选角《农民男孩》时,导演组发出了申请,收到了数百人的回复。 “导演组删了20个人之后,就删不掉了。问我怎么办,我说很简单,把他们扔到20个农民家里,每个人干活三天,回来的时候,他们就会知道该保留谁。”
王正宇表示,剧中少年们所做的一切工作,导演组都做了。 “我们找了一块地,把它分成了十种种植方法。我们知道什么可行,什么不行。”
故事
“少年”卓原耕耘200天,收获了什么?
在首档农业综艺节目《青年农民》录制前,导演王正宇把所有的青少年聚集在一起,对他们说:“我不知道这个节目是否受欢迎,但请好好对待这份工作。最受欢迎的节目好吧,节目不红,我保证你一定会有所收获,可能是十万斤小麦,可能是友谊,可能是人生的方向,土地会给你答案。”团队成员卓原回忆道:“这个节目给我们带来的收获是方方面面的。”
这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
卓原“务农前”的状况并不好。他当时这样评价自己:“我在上海这座城市里漂泊了7年,对未来充满迷茫,常常对人生没有方向,陷入焦虑和迷茫之中。”
2022年冬天,卓原加入了《种田男孩》节目组。挑战接连而来。 “那是一个水稻收割、小麦播种的双重高峰时期。我们面前有142.8英亩的稻田。我们只有20天的时间,完成了水稻收割、秸秆还田、旋耕、挖沟排水、最后播种。播种我们的小麦种子。这对于一个农业工人来说可能是家常便饭,但对于没有干过农活的年轻人来说,这确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卓原记得,从秸秆还田到挖沟排水,花了半个月的时间。 “小麦喜欢干旱,但一直下雨下雪,田里的水排不完,这意味着即使播种了小麦,也发芽不成功,麦子就会泡死在田里。” 。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距离播种小麦的最后期限已经没多久了,如果不及时播种,即使再晚播种,小麦也长不出来。 ”。
第一次体验收获的喜悦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少年们迎来了一周的晴朗天气。 “大家从来没有这么珍惜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花了一周的时间犁田,终于在2022年12月13日播下了小麦种子。今年6月7日,我们收获了19.73吨小麦。收获期间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我和哥哥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那一刻脑海中的闪回是这两百天来在这片土地上耕种的每一个瞬间,每一铲土,每一条排水沟,每一次施肥,每一次喷药,每一次耕作。除草。那一刻,我们得到了应有的收获和成果。我们所有人,包括导演组,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了丰收的喜悦。”
卓原说,他和兄弟们永远不会忘记在雨中排水的日子,因为“正是那段时间,我们与这片土地产生了联系和纽带,我们懂得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也明白了“丰收”的真正含义,“要看天气”绝对不是一句空话。如果没有那一周的晴天,无论大家如何努力,都可能无法成功种植小麦。”
“十个晴天”农业公司成立
为了感谢阳光的祝福,少年们成立了一家农业公司,名为“十阳光”。 “这个名字的意义很简单,一是感谢阳光明媚的天气对我们的祝福,二是不忘初心,不忘天道酬勤,不忘那段岁月。”当时,我们在雨中排水,但仍然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
今年1月至5月,正是小麦种植淡季,青少年们搭建了蔬菜大棚、羊圈、鸡圈、鸭圈,还有鱼塘、虾塘。他们取得了挖掘机、联合收割机和拖拉机的驾驶执照,种植了玫瑰、辣椒、蘑菇、水培生菜等农作物。
随后,这些以“十个晴天”为品牌的玫瑰、鱼、虾、水培生菜等,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送到消费者手中。卖水培生菜时,卓原亲自去了杭州当地的一家超市,亲眼看到自己种的生菜都是叔叔阿姨买的。他还记得当时的心情。 “从搭建温室到学习水培,最后是种苗、配制营养液、收获……每一步都是我自己亲手完成的。当看到货架售完的那一刻,我激动不已。”事实证明,年轻人的舞台不仅可以在聚光灯下,还可以在田野里。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智慧和双手,创造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总结自己200多天的“务农历程”,卓原评价道:“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新农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农业这个行业,我们还是初学者,我们会继续前进。”我们怀着刚来到这片土地时的热情,希望用我们的故事让大家认识到务农是一件光荣的事情,而不是必然的选择。”
本文/记者祖薇薇
协调员/满毅